转底炉处理铜渣、镍渣回收铁、锌技术研究
2016-03-30 作者:佚名 网友评论 0 条
刘占华,吴道洪,薛逊,曹志成,王欣
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前 言
随着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,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。与此同时,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生的大量冶炼渣则多堆存在渣场,仅以铜渣为例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产生铜渣即1000~1500万t[1],这些大量的废渣不仅占用土地,而且造成巨大的金属资源浪费,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。
由于铜渣、镍渣中的铁含量较高,其平均高于我国铁矿石可采品位[2-3],因此铁元素的回收利用价值较高。但由于铜渣、镍渣中的铁主要以含铁硅酸盐(铁橄榄石)的形式存在,渣中SiO2含量较高使其无法直接用于传统的高炉流程中,又因矿物嵌合紧密,难以采用传统的选矿方式分离出脉石生产铁精矿[4-7]。近年来随着火法工艺的发展,采用高温还原等工艺[8-10]处理铜渣、镍渣的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,其中直接还原工艺更成为研究的热点。
神雾集团立足于目前矿产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、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,采用自主开发的“转底炉直接还原—磨矿磁选”和“转底炉直接还原—燃气熔分”技术对铜渣、镍渣的高效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试验和中试试验研究。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有色冶金企业对冶炼渣的处理需求,还可实现弃渣中铁、锌资源的回收利用,减少堆存造成的土地占用及环保问题,是实现铜渣、镍渣等固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。
1 试验介绍
1.1 原料分析
试验选用国内某铜冶炼浮选尾渣(以下简称“铜渣”)和镍冶炼渣(以下简称“镍渣”)作为原料,原料成分具体见表1.1所示。
表1.1 原料化学成分分析(%)
成分 |
TFe |
FeO |
Cu |
CaO |
MgO |
SiO2 |
Al2O3 |
Na2O |
K2O |
S |
P |
Pb |
Zn |
铜渣1 |
41.93 |
42.51 |
0.22 |
2.03 |
1.72 |
34.12 |
3.46 |
0.10 |
0.32 |
0.22 |
0.015 |
0.62 |
2.05 |
铜渣2 |
43.67 |
44.98 |
0.20 |
1.98 |
2.25 |
33.28 |
3.61 |
0.21 |
0.76 |
0.18 |
0.017 |
0.37 |
1.17 |
铜渣3 |
40.80 |
31.51 |
0.26 |
4.94 |
2.75 |
32.19 |
4.12 |
0.31 |
0.59 |
0.21 |
0.029 |
0.058 |
1.52 |
镍渣 |
42.35 |
49.71 |
0.21 |
1.26 |
6.35 |
33.78 |
2.78 |
0.12 |
0.13 |
1.13 |
0.019 |
0.001 |
0.04 |
根据有色冶金中二氧化硅饱和度Q=SiO2/(FeO+MgO)[9]的概念:当Q<0.5时,SiO2为不饱和态,渣中含有FeO(方铁矿)和2FeO·SiO2(铁橄榄石);当Q=0.5时,渣中主要是2FeO·SiO2(铁橄榄石);当Q=1.0时,SiO2为饱和态,渣中的铁主要是以FeO·SiO2(辉石)的形式存在;当Q>1.0时,SiO2为饱和态,渣中有游离SiO2出现。根据表1.1所列几种冶炼渣的化学成分,计算可得SiO2饱和度在0.5~1.0之间,因此上述铜渣、镍渣中铁主要以2FeO·SiO2的形式存在。
试验选用当地煤种作为还原煤,工业分析见表1.2所示。
名称 |
固定碳 |
灰分 |
挥发分 |
水分 |
S |
发热量(kJ/kg) |
含量 |
72.36 |
11.19 |
15.47 |
0.98 |
0.35 |
29.21 |
可见,还原煤固定碳含量为72.36%,挥发分为15.47%,灰分为11.19%,全硫含量为0.35%。
选用工业石灰石做助熔剂,化学分析见表1.3。
表1.3 石灰石的成分分析(%)
成分 |
CaCO3 |
MgO |
SiO2 |
Al2O3 |
含量 |
90 |
1.63 |
3.45 |
0.95 |
1.2 试验流程及原理
试验的流程及原理:将铜渣、镍渣等经原料处理后,与还原煤、添加剂和粘结剂等按一定比例配料混匀、造块,制成含碳球团。含碳球团烘干后布入转底炉、在炉内1200~1300℃的还原区将含碳球团还原为金属化球团,球团中ZnO则被还原成金属Zn,挥发进入烟气中,经再氧化生成ZnO,再通过对烟尘的收集得到富含ZnO的二次粉尘。产出的金属化球团,可采用熔分工艺实现渣铁分离从而得到熔分铁水,也可采用磨矿磁选工艺得到金属铁粉。转底炉处理铜渣、镍渣的工艺流程如图1.1所示。
图1.1 转底炉处理铜渣、镍渣的工艺流程
本研究分为基础试验和转底炉中试试验。在基础试验中,通过模拟转底炉运行条件,探索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和产品指标;在转底炉中试试验中,以基础试验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依据进行验证试验,以便获得更优的产品指标,为可研和工程化提供可靠依据。
2 基础试验结果与分析
……
相关文章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